2015年10月16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杂志社和亚信网络安全研究院共同举办了《信息安全研究》杂志创刊发布暨信息网络安全研讨会。来自相关单位的领导、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的企业代表约200人参加了会议,见证杂志创刊揭幕。
——思智泰克信息安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刘尊全先生:
下棋专找高手,追随华罗庚教授
1954年,刘尊全就读于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中一年级二班。当年秋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来讲学,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礼堂安排一场学术报告,部分中学可选拔少数高中生前去参加。作为被选中的学生,能亲眼看到来自北京的大数学家,他异常兴奋和骄傲。可是当步行到哈工大时,他们这批中学生被安排在阶梯教室,只能通过扩音器来听报告。尽管如此,能亲自听到华罗庚讲述他的人生经历,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人,自学成才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为终身教授,成为世界级的大数学家,在新中国成立后,又毅然回到祖国,成为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华罗庚的报告生动、有趣、感人,不时被掌声打断,刘尊全内心充满了尊敬和崇拜,梦想能有一天亲眼见到华罗庚教授。
一天,华老在审核研究生论文时,涉及微分方程公式的繁演推导,忽然发现前一天的推导有误,从而导致后面结果作废,很是恼火。华老突然想到刘尊全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有较多实际经验,就想可否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微分方程公式推导。当时党委书记潘纯与业务处处长李之杰立即找他,告之华老的意见。他过去长期从事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计算,没有接触到常微分方程组的公式推导,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当时只想到华老要做的工作,肯定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绝不能失去这个机会,他立即表态要承担这项研究工作,并提出必须使用大型计算机来进行。
在当时情况下,如何让数学界承认这个结果且否定苏联科学家的结果是有很大难度的,况且用计算机推导微分方程公式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奈之下,他当时提出将论文英文预印本寄给苏联科学院,此事得到了华老和研究所领导同意。当时中越战争暴发,中苏关系紧张,寄出论文后他猜想难以得到回音。出乎预料,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收到了著名数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庞特里雅金(L.Pontryagin)1980年4月18日签署的回函,信中称赞并祝贺他们的研究成果。华老很高兴看到这封回函,并说这是他过去访问苏联时认识的世界级数学大师。此事对他有很大的触动:数学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一位真正的数学家是有良知的,绝不能因为政治立场与观点不同,而影响对科学成果的评价。
“微分方程公式的机器推导(Mechanical Deduction of Formula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这项研究工作,前后共计6个月时间,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实际使用大型计算机时间三个多小时,远低于预估机时数。随着一系引中英文论文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上的发表,并且这项工作涉及著名的希尔伯特16问题(Hilbert’16th Problem),刘尊全陆续收到来自十三个国家学者的来信或邀请函,这项研究工作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经过十位专家评审,呈报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经钱三强副院长批准,他在1980午10月7日被聘为副研究员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后经研究所推荐,应邀在1982年6月至1983年10月赴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工作,并从此着手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
1983年10月他从法国回国,一个偶然机会与抗战时期就来延安的美国友人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和他的妻子王玉琳相识,并成为挚友。李敦白先生时任美国电脑天地公司中国区域主席,当时微型计算机刚刚问世不久,恰值邓小平提出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他向李敦白先生提议:为了扩大该公司在中国的影响,可否考虑在北京开办计算机学校。北京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任湘(任弼时的侄子)大力支持此事。后经李敦白联系,美国电脑天地公司向北京市赠送了50台电脑,并於1985年5月2日正式成立北京电脑天地学校。北京市任命他为北京电脑天地学校校长,并聘请华老担任名誉校长。在华老支持下参与了学校成立,课程设置,招生,编写教材工作,有关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前后发行近30万册,为计算机普及教育作出了贡献。
一天,周孟芹通知华老要见他。当时华老年事己高,身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立即奔往北京医院看望华老。谈话中华老谈起人生的感悟,深有感慨地说:现在要端正对待研究工作的态度。华老叮嘱我:”小刘,你还年轻,不要理睬这些。要坚持走自己认为对的路。我的话是:下棋专找高手,弄斧要到班门。能够将数学研究及其成果走向世界,才能真正体现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这是他最后亲自聆听华老的教诲。
刘尊全的另一位忘年交李国平教授出生丁1910年11月15日,出生地广东省丰顺县。1934年至1936年东渡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作研究生,此时与前辈数学家熊庆来先生结为忘年交。1937年由熊庆来先生提名,派赴法国巴黎大学庞卡莱研究所工作。后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初李国平毅然回国。历任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数学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林家翘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应用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上世纪七十年代,林家翘教授提出了星系密度波理论来解释星系螺旋结构,并得到国际上较广泛的认可。
对于林家翘的星系密度波理论,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当时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奏元勋研究员,数学研究所王联研究员,力学研究所胡文瑞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己指出稳定性方面的问题。鉴于刘尊全有长期从事流体动力学数值计算方面的经验,希望他参与这项研究工作,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值模拟实验,。华老知道后,表示支持这项研究工作,并批准了使用大型计算机所需经费。他独立编制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获得了很多重要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秦元勋,王联,胡文瑞的理论分析是正确的。据此他撰写了学术论文《自引力场中非定态二维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的数值解”》本想投放冯康院士主办的《计算数学》刊物上发表。不料有人递话过来,挑战美国科学院院士,这事非同小可,别干这种傻事,要错了,今后就不能在科学院工作了。他感到十分不解,科学研究就不能挑战权威的结论吗?为此, 后来有人提出了一种办法:建议他当面将论文给林家翘本人看看。林家翘1978年7月10日上午在北京科学会堂演讲,中午在科学会堂客厅休息,陪同的有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力学家谈镐生,数学家秦元勋等人,他按时进入客厅,先向在座科学家问好,然后走到林家翘面前,向他鞠躬问安,并把学术论文及有关计算程序,数值模拟结果一起呈上。这时林家翘站起来,对在座的科学家说:”我的理论涉及三维非线性问题,一般人是看不懂的。”这时数学家秦元勋站起来说:”刘尊全先生有十年从事大型计算机数值计算的经验,并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至此,林家翘坐下来,一直认真翻阅有关文件及查看数据图表,连茶也没喝。当时场面很僵持,他内心也很紧张和不安。会场格外安静,大约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林家翘终於说话了:”我仔细看了刘先生交来的材料,我认为刘先生的结果是正确的。”此时他一颗悬着的心落下了。钱伟表教授他我招手让他走过去,钱老紧紧握住他的双手,悄悄对他说:”小刘,今天你赢了!你们的结果将立即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没想到一位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钱伟长教授竞像小孩子般喜悦,热情鼓励一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这幅生动的画面永远刻印在他的脑海之中。该项研究成果,历时三个月,最后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远在武汉大学的李国平教授得知此事后,写信给他,表示可将论文刊登在他主编的《数学物理学报》创刊号上。由此他结识了李国平教授。每次去武汉都会去看望李国平教授,一起登黄鹤楼,共食武昌鱼。李老善长书法,喜欢品茶,是一位和蔼可亲可敬的长者。
1990年他从事的信息安全项目,意外得到参加公安部学科规划会议的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马大猷院士,化学研究所梁晓天院士的支持,并致函给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经过研究所召集国内专家评审,他的信息安全项目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该项目完成后,他的专著《计算机病毒防范与信息对抗技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共发行五万多册,该书被部分高校列为指定教材。
文章情采岂由天 投老无成仰昔贤 李杜诗承皆有自 不拘一格种诗田。尊全同志雅属 李国平并书。
今天讲人才,讲知识经济,说到底是讲智力。数学是人类智力的工具,破解世界上著名的数学难题是人类智力的奥林匹克竞赛。建设数学大国是实现强国梦的基石。目前在海外居住的华人学者和科学家成千上万,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大数因子分解的合数模式特性》专著的出版,他人生一个新的起点。大数因子分解问题是当今数学界的著名难题。当今国际数学界大多侧重黎曼猜想的研究,寻求大素数产生的快速算法和素数自身模式特性的研究。但面对素数空间的增大,导致计算大素数的计算开销呈指数上升的计算复杂性问题,至今大数因分子分解问题研究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刘尊全另辟蹊径,侧重合数模式特性的研究,在多年研究中发行了RSA算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重大缺陷,揭示了大数因子分解的奥秘。他从RSA算法存在的不动点中发现了素数因子的分布和特性,即混沌中存在的秩序,揭示了不动点之间的连接机制及相关的算法,将最困难的大数因子分解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算法的初等数学问题,无疑是研究大数因子分解的重要成果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