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联系人: *
手机: *
邮箱: *
电话:
地址:
备注:
你是如何知道思智泰克的:

数百名企资料被卖 公司或职员泄密嫌疑最大

时间:2015-11-01

      就网上有关海尔集团内部资料泄露一事,该集团法务部长苏效玺说,过去,曾出现过一部分人或者企业员工窃取一些商业秘密,公司发现后联合公安 机关进行了严厉打击。另外,企业有时候会组织外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将一些适当修改后的内部资料提供给学员,他们可以使用这些资料,但用于贩 卖肯定是非法的。” 
      据悉,目前,网上热卖的知名企业内部资料多数涉及企业内部行政体制、商业战略,披露这些情报既有可能是公司的不慎行为,也有可能是职员恶意为之。 

昨日,中国竞争情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范芙媛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网上结集出售的知名企业内部资料,大多涉及企业商业、市场活动,属于企业竞争情报范畴。“‘企业竞争情报'在商业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一些企业想尽办法建立保密机制来加强对情报的保密工作,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人千方百计想得到这些情报。” 

      范芙媛说,造成企业保密情报外泄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一些企业在公开的商业活动中缺乏保密意识,从而造成企业情报泄露;有些公司职员,尤其 是那些曾经在公司做过管理工作的职员,能接触到企业内部档案资料,在离开公司后,也有可能带走并泄露企业机密情报。 

      泄露机密可追究刑责 

      目前,民营企业的员工流失率高达25%,企业中的中高层次人才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几十天, 最长的也不超过5年。这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因为,人才的流失意味着技术的扩散、企业机密的外泄、竞争对手实力的加强。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曾向媒体透露,有关统计显示,我国80%的民营企业和70%的国有企业没有情报意识,企业内部也没有 专职或兼职的企业竞争情报人员。 

      我国早在1994年就考虑起草《商业秘密保护法》,但直到现在还没有通过。事实上,《公司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法》等都从不同角度给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提供了法律规范,当企业商业情报被非法泄露、传播、使用时,综合运用相应法律规范及法律原则可以追究当事人法律 责任。昨日,中国法学会理事夏雅丽博士告诉记者。 

     据悉,一些企业通过法定程序将商业秘密上升为国家机密。比如海南椰风,将其生产椰汁的油水结合技术申请通过国家保密局二级评定标准,因此成为 国家二级机密。夏雅丽指出,当企业商业秘密上升为国家机密,对这些秘密资料处置不当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咨询电话:400-008-3771

总部电话:010-57030611

客服邮箱:service@sagetech.com.cn
京ICP备2023030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939号   © 2001-2014 Sagetech, Inc. All rights reserved.